一、試述 T. Hirschi 之社會鍵理論(social bonding theory) 與 C. R. Jeffery 之社會疏離理論(social alienation theory)的內容,並比較其中之異同。(25%)
|
二、導因於犯罪原因之多元複雜性,以及觀護工作個案負擔量(case-load) 增加,試以運用公民參與(civil participation) 之理念,適當導入「志願服務」(voluntary service) 力量協助推展觀護工作為題,申論其必需性。(25%)
|
三、中途輟學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之原因?並據此試擬有效防治少年中途輟學之對策。(25%)
|
四、我國現行觀護制度中,針對犯案少年之處理,設有少年調查官與少年保護官,專責執行少年之調查保護工作,此一少年調查保護處理之主要業務為何?(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