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作文與公文部分: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直式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一、作文:(60%)(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符號。) 論司法人員的法學素養與人文關懷
|
二、公文:(20%) 試擬教育部致函各公私立大學院校:時值二十一世紀,國際交往日益頻繁,距離之縮短,宛如村里,英語教學之加強,自不容緩,希儘速明訂檢定標準,嚴格執行,以增強學生英語能力,符合當前需要。
|
乙、測驗部分:(20%) (一)本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二)共十題,每題二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所謂「不刊之論」是指: (A)立論正確,不容改動 (B)立論淺陋,不該刊載 (C)新著初成,尚未公開 (D)不便刊行,秘密傳閱
|
2. 「不惑之年」,是指: (A)三十歲 (B)四十歲 (C)五十歲 (D)六十歲
|
3. 「篳路藍縷」通常用來形容: (A)捉襟見肘 (B)創業維艱 (C)風塵僕僕 (D)疲於奔命
|
4. 下列成語那一組沒有「消極保守」的意涵? (A)蹈常襲故,墨守成規 (B)守株待兔,不識時務 (C)奉行故事,步人後塵 (D)明正典刑,懲惡勸善
|
5. 下列成語沒有錯別字的是: (A)響譽國際 (B)引恨黃泉 (C)以暴治暴 (D)備受爭議
|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四書‧中庸》) 6. 「雖善無徵」的「無徵」,其意是: (A)不可辨別 (B)不可設問 (C)不可質疑 (D)不可考證
|
7. 「雖善不尊」,意謂: (A)雖善而不在尊位 (B)雖善而不能尊德 (C)雖善而不可尊賢 (D)雖善而不別尊卑
|
8.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意謂: (A)所以君臨天下人,必須以自己的優質為根本 (B)所以君臨天下人,必須以自己的權柄為根本 (C)所以君臨天下人,必須以自己的生命為根本 (D)所以君臨天下人,必須以自己的德性為根本
|
9. 「建諸天地而不悖」,意謂: (A)建立守則而不懈怠 (B)建立禮儀而不拘泥 (C)建立大道而不背逆 (D)建立律法而不錯誤
|
10. 「質諸鬼神而無疑」之「質」,意同以下何句之「質」? (A)「文帝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言」 (B)「質直而好義」 (C)「質之在旁」 (D)「君子義以為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