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作文、公文部分: (一)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二)不得於試卷上書寫姓名或入場證號。 一、作文:(60%) 尊德樂義
|
二、公文:(20%) 試擬法務部致所屬各檢調機關函:為有效查緝經濟犯罪,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促 進產業發展,保障投資人權益,爰訂定「經濟犯罪案件偵辦十大原則」規定,請 依照規定確實執行。
|
乙、測驗部分:(20%) (一)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二)共 10 題,每題 2 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依下文回答第 1. 題至第 3. 題 《宋史》言,劉忠肅(劉摯)每戒子弟曰:「士當以器識為先,一命為文人,無足觀矣。」僕自一讀此言,便絕應酬文字,所以養其器識而不墮於文人也。懸牌在室,以拒來請,人所共見,足下尚不知耶?抑將謂隨俗為之而無傷於器識邪?中孚為其先妣求傳再三,終已辭之,蓋止為一人一家之事,而無關於經術政理之大,則不作也。韓文公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毀〉、〈爭臣論〉、〈平淮西碑〉、〈張中丞傳後序〉諸篇,而一切銘狀概為謝絕,則誠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猶未敢許也。此非僕之言,當日劉乂已譏之。(顧炎武〈與友人書〉) 1.本文主旨在: (A)讚美韓文公文學成就 (B)說明士當以器識為先 (C)辭謝友人文字之求 (D)批評韓愈諛墓之舉
|
2.本文敘述顧炎武不作應酬文字,主要受何人影響? (A)劉忠肅 (B)韓文公 (C)劉乂 (D)張中丞
|
3.下列有關本文敘述,何者不正確? (A)亭林對「文人」一詞,蓋有貶意 (B)亭林為文一以經世致用為依歸 (C)亭林是有條件的為人撰寫應酬文字 (D)亭林同意韓愈文起八代之衰,但還有改進的空間
|
依下文回答第 4. 題至第 5. 題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莊子.大宗師》) 4.文中「回益矣」的「益」字,是指: (A)受益 (B)進步 (C)長高 (D)滿足
|
5.根據本文敘述,顏回所謂的「忘」,其順序是: (A)忘禮樂→忘仁義→坐忘 (B)忘禮樂→坐忘→忘仁義 (C)忘仁義→忘禮樂→坐忘 (D)坐忘→忘仁義→忘禮樂
|
6.孟子對理想抱負的實踐,在那一段文字表達得最為強烈? (A)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B)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C)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D)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
|
7.下列各成語的解釋,錯誤的是: (A)日就月將:指敷衍推托 (B)日居月諸:指光陰逝去 (C)日暮途遠:比喻時迫計窮 (D)日薄西山:比喻年老體衰
|
8.「摩肩接」、「引而望」、「懸梁刺」、「蜜腹劍」,上列成語都運用了身體的某部位來表達意思,其所指的位置,由頭至腳依序排列是: (A) (B) (C) (D)
|
9.「譬喻」和「誇飾」,皆是文章修辭不可或缺的方法。下列何者為「誇飾」選項?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C)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斗平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
10.下列題辭用法,那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A)教澤綿長──用於官員退休 (B)為民喉舌──用於餐廳開張 (C)彤管揚芬──用於書店開張 (D)摽梅迨吉──用於女兒出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