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作文、公文部分: (一)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二)不得於試卷上書寫姓名或入場證號。 一、作文:(60%) 金玉非寶,勤奮為寶。
|
二、公文:(20%) 試擬法務部致所屬檢調機關函:邇來頻傳不法集團侵入購物網站,竊取客戶個人資料,從事詐騙行為,請積極查緝,以維護民眾身心與財產之安全,並符合國際社會保護個人資料之要求。
|
乙、測驗部分:(20%) (一)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二)共 10 題,每題 2 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依下文回答第 1. 題至第 3. 題: 古者,事業不二,利祿不兼,然後諸業不相遠,而貧富不相懸也。夫乘爵祿以謙讓者,名不可勝舉也;因權勢以求利者,入不可勝數也。食湖池,管山海,芻蕘者不能與之爭澤,商賈不能與之爭利。子貢以布衣致之,而孔子非之,況以勢位求之者乎?故古者大夫思其仁義以充其位,不為權利以充其私也。(桓寬《鹽鐵論》) 1.文中「事業不二,利祿不兼」,意思是: (A)官員宜專心事業,不在乎賺錢 (B)人民只從事一種職業,不兼取兩份收入 (C)官民專心事業,追求最高利潤 (D)官民各務本業,不得政商兩棲
|
2.文中「思其仁義以充其位,不為權利以充其私也」,與下列選項何者接近? (A)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B)盡忠職守,不謀私利 (C)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 (D)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
3.文中「芻蕘者」,是指: (A)生產者 (B)消費者 (C)管理者 (D)仲介者
|
依下文回答第 4. 題至第 5. 題: 你我相遇於風中/彼此用手掌/小心翼翼地將這段相逢/呵護成唯一的序/早在遙遠的三千年前/便寫入〈蒹葭〉的傳說裡/如今/風翻開的每一頁/都不可圈點/是孤本,且永遠絕版(許悔之〈絕版〉) 4.請問此詩從頭至尾用什麼事物來譬擬愛情? (A)風 (B)書 (C)傳說 (D)筆
|
5.所謂「呵護成唯一的序」,指的是什麼? (A)愛情的開始 (B)愛情的結束 (C)兩人的嗜好 (D)兩人的定情物
|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敘述中運用了層遞法。請問下列何句也運用了相同的修辭法? (A)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B)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C)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D)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
7.「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是指: (A)君子之道費而隱 (B)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C)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D)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
8.下列那一句沒有錯別字? (A)他總愛匿是生非,難怪話題不斷 (B)做事要深謀遠慮,不要臨喝掘井 (C)遙望茫茫大海,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D)紅十字會發起捐款,歡迎大家共相盛舉
|
9.「秋天,最容易受傷的記憶/霜齒一咬/噢,那樣輕輕/就咬出一掌血來」,這首詩所描寫的對象是: (A)菊花 (B)柳絮 (C)楓葉 (D)玫瑰
|
10.蘇軾〈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其採取相對觀點的思維方式,深受古代哲人的影響,此一影響最可能來自: (A)《論語》:「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B)《論語》:「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C)《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D)《莊子》:「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