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方君係南宮銀行信託客戶,經該銀行櫃員介紹,開設前一陣子頗流行、屬於私募性質的『信託資金集合管理運用帳戶』。在 800 萬元的信託資金中,他選擇 60% 作股票投資、20%購買債券、20%購買短期票券。他有以下幾點不明白: (一)為什麼「投資於同一公司股票、短期票券或公司債之金額,分別不得超過個別集合管理運用帳戶投資當日淨資產總價值百分之十」? (二)為什麼「受託人不得購買南宮銀行或其利害關係人發行之有價證券或票券」? (三)為什麼他從未在報上看到南宮銀行集合帳戶的廣告,從未在投信投顧公會基金績效排比表上看到該『信託資金集合管理運用帳戶』績效資料? 您能夠幫忙他作分析嗎?(20%)
|
二、正義銀行廣告中,指稱其應收帳款承購(Factoring) 業務能夠幫忙承擔買方的信用風險,這說法是否屬實?試述銀行應收帳款承購(Factoring)業務。(20%)
|
三、「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某會員銀行經理人員,流出非屬該金融機構授信對象共 20 筆客戶資料。該 20 位民眾從未向該銀行申請辦理小額信貸、汽車信貸、信用卡。請問該金融機構經理人員可能牽涉任何刑事責任嗎?聯合徵信中心是否有權利對該銀行處以一定期間的暫停查詢?(20%)
|
四、試述銀行作業風險之定義。銀行作業風險應該如何衡量及管理?(20%)
|
五、前一陣子頗流行連動式債券,連結的商品包括「股價指數」、「利率」、「信用」,試述銀行發行或是代銷售連動式債券可能引起與客戶間的糾紛。銀行人員有可能牽涉任何民事或是刑事責任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