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民事訴訟法部分 1 下列何種訴訟,不是專屬於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A)不動產物權涉訟 (B)不動產分割涉訟 (C)不動產買賣涉訟 (D)不動產經界涉訟
|
2 下列有關判決之敘述,何者有誤? (A)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類此之顯然錯誤,法院不受其羈束,得以裁定撤銷之 (B)經言詞辯論之判決應經宣示 (C)法院書記官收領法官交付之判決原本後,應於十日內製作正本送達當事人 (D)判決正本應經法院書記官簽名並蓋法院印
|
3 下列何種情形,法院不得為補充判決? (A)訴訟標的之一部分裁判脫漏時 (B)判決理由不備時 (C)假執行之聲請被忽視時 (D)訴訟費用裁判脫漏時
|
4 關於訴訟上和解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第三人不得參加和解 (B)和解成立應製作和解筆錄 (C)和解成立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D)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
|
5 關於法院之調解,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因財產權發生爭執,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於起訴前,應經法院調解 (B)調解程序原則上由簡易庭法官行之 (C)調解經當事人合意而成立 (D)調解成立不具有與訴訟上和解同一之效力
|
6 下列何者不屬於學說上所謂「訴之三要素」? (A)證據之聲明 (B)訴訟標的 (C)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D)當事人
|
7 關於送達,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送達原則上應由法院書記官依職權為之 (B)當事人指定送達代收人向法院陳明者,應向該代收人為送達 (C)寄存送達時,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門首,一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 (D)公示送達時,可選擇將公告或通知書黏貼於法院公告處,或者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擇一為之而生效力
|
8 法官有下列何種情形時,仍得執行職務,不構成自行迴避事由? (A)法官於該訴訟事件,曾為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 (B)法官曾與該訴訟事件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為同窗友人 (C)法官之配偶為該訴訟事件之當事人 (D)法官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五親等內之姻親
|
9 下列何種情形為法院得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之事由? (A)當事人死亡 (B)訴訟中有犯罪嫌疑牽涉其裁判 (C)當事人受破產宣告 (D)兩造無正當理由遲誤言詞辯論期日
|
10 對於第一審法院之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時,應先向原第一審法院提出,試問下列何種不合法上訴之情形,原第一審法院不論是否曾定期間命其補正,均不得以裁定駁回? (A)逾上訴期間 (B)對於不得上訴之判決上訴 (C)未繳納上訴之裁判費 (D)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
|
11 關於民事訴訟法上證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不論何人,於他人之訴訟有為證人之義務 (B)證人受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法院得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C)證人與鑑定人不同,不得拘提到場 (D)審判長於證人具結前,應告以具結之義務及偽證之處罰
|
12 小額訴訟程序,是指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多少元以下? (A)十萬元 (B)十五萬元 (C)三十萬元 (D)五十萬元
|
13 關於死亡宣告,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死亡宣告之聲請,專屬失蹤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B)死亡宣告事件程序之前,應先經公示催告程序 (C)死亡宣告之判決,應確定死亡之時 (D)因宣告死亡取得財產者,如因撤銷死亡宣告判決而失其權利,不論是否在現受利益限度內,均應負歸還財產之責
|
14 有關民事確定判決既判力之範圍,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確定之終局判決,就經裁判之訴訟標的,有既判力 (B)主張抵銷之請求,其成立與否經裁判者,以實際抵銷之額為限,有既判力 (C)確定判決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亦有效力 (D)確定判決對於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效力
|
15 第二審法院因第一審法院違背專屬管轄而廢棄原判決時,應以何種方式將該事件移送於管轄法院? (A)函送 (B)裁定移送 (C)判決移送 (D)以上皆可
|
16 關於法定期間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當事人因天災或不可抗力等事由,遲誤不變期間者,應於原因消滅十日內,聲請回復原狀 (B)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C)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之不變期間為之 (D)再審之訴應於判決確定時起三個月之不變期間內提起
|
17 下列何種情形不屬於訴之變更或追加? (A)訴狀送達後原告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B)因情事變更而原告以他項聲明代替最初之聲明 (C)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法律上之陳述 (D)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追加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
|
18 下列何者不是法院得於判決內定相當之履行期間或命分期給付之情形? (A)判決所命之給付,其性質非長期間不能履行 (B)法院斟酌被告之境況,並兼顧原告之利益後 (C)經原告同意時 (D)法律行為成立後情事發生變更
|
19 無訴訟能力人有為訴訟之必要,而無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其親屬或利害關係人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為無訴訟能力人選任之臨時法定代理人,稱為: (A)訴訟代理人 (B)準法定代理人 (C)特別代理人 (D)以上皆非
|
20 關於假處分之保全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者,得聲請假處分 (B)於爭執之法律關係,為防止發生重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而有必要時,得聲請為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 (C)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得命先為一定之給付 (D)法院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裁定前,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以裁定先為一定之緊急處置
|
21 否認子女之訴,由夫起訴者,應以何人為被告? (A)以妻為被告 (B)以子女為被告 (C)以妻及子女為共同被告 (D)以妻、子女以及子女之親生父為共同被告
|
22 下列何種情形之判決,法院不得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A)小額訴訟事件法院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B)命給付之金額逾新臺幣五十萬元 (C)本於被告認諾而為之判決 (D)本於票據有所請求而為之判決
|
23 原告起訴聲明請求法院判決准其與被告離婚,如法院認為離婚請求無理由,請准判決被告應與原告履行同居,此種客觀訴之合併之型態稱為: (A)重疊合併 (B)有牽連關係之單純合併 (C)選擇合併 (D)預備合併
|
24 關於上訴第三審,下列何者有誤? (A)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B)違背言詞辯論公開之規定者,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C)目前對於財產權訴訟之第二審判決,如因上訴所得受之利益,逾新臺幣一百萬元者,即得上訴第三審 (D)第三審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上訴後二十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於原第二審法院
|
25 關於聲請法院依督促程序發支付命令,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於債務人為被告時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聲請不符合此規定時,法院應以裁定移送於專屬管轄之法院 (B)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之全部或一部,得於送達後二十日內之不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法院提出異議 (C)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於法定期間內合法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於異議範圍內失其效力,而以債權人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或聲請調解 (D)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未於法定期間內合法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
|
乙、刑事訴訟法部分 26 刑事案件,關於強制辯護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為不正確? (A)因智能障礙無法為完全之陳述的被告,於偵查中未選任辯護人時,檢察官毋庸指定律師為被告辯護 (B)強制辯護之規定,於第三審程序不適用之 (C)強制辯護案件,無辯護人到場,亦得宣示判決 (D)所犯為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應行強制辯護
|
27 刑事訴訟,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法定的制裁為何? (A)得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 (B)得處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C)得管收 (D)得科以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
|
28 偵查中檢察官聲請法院羈押被告後,檢察官得聲請延長羈押之次數最多為幾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
29 下列之人,何者於審判中不得聲請法院撤銷羈押? (A)被告 (B)得為被告輔佐人之人 (C)檢察官 (D)辯護人
|
30 下列之人,何者不得執行搜索? (A)法官或檢察官 (B)檢察事務官 (C)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 (D)自訴代理人
|
31 檢察官於偵查中,確有相當理由認為情況急迫,非迅速搜索,二十四小時內證據有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之虞,親自實施逕行搜索時,除應層報檢察長之外,並應陳報該管法院,其陳報法院之時限為何? (A)二十四小時內 (B)三日內 (C)五日內 (D)七日內
|
32 自訴代理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法院再行通知,並告知自訴人,自訴代理人無正當理由仍未到庭時,法院應為如何之處置? (A)法院應命自訴人另行委任律師為代理人 (B)法院應通知檢察官擔當訴訟 (C)法院應以裁定駁回自訴 (D)法院應諭知自訴不受理之判決
|
33 我國刑事訴訟簡易程序採行的審級救濟制度,下述制度何者正確? (A)一級二審 (B)二級二審 (C)三級二審 (D)三級三審
|
34 下列情形,何者非刑事訴訟法所稱之準現行犯? (A)被追呼為犯罪人者 (B)持有兇器顯可疑為犯罪人者 (C)於衣服露有犯罪痕跡,顯可疑為犯罪人者 (D)犯罪在實施後即時發覺者
|
35 下列處分,何者屬檢察官之職權? (A)拘票之簽發 (B)鑑定留置票之簽發 (C)押票之簽發 (D)搜索票之簽發
|
36 下列之人,何者無選任鑑定人之職權? (A)審判長 (B)受命法官 (C)檢察官 (D)辯護人
|
37 刑事訴訟提起上訴後,在什麼階段前得撤回上訴? (A)第一次審判期日前 (B)言詞辯論終結前 (C)判決前 (D)判決確定前
|
38 下列情形,何者原檢察官應依職權逕送上級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再議? (A)所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因犯罪嫌疑不足,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告訴人未聲請再議者 (B)所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因行為不罰,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告訴人未聲請再議者 (C)案件經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告訴人未聲請再議者 (D)所犯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因犯罪嫌疑不足,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無得聲請再議之人者
|
39 下列情形,何者法院應諭知免訴判決? (A)已經提起公訴或自訴之案件,於判決確定前,重行起訴者 (B)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撤回告訴後,另行自訴者 (C)犯罪之追訴時效已經完成者 (D)對被告無審判權者
|
40 刑事訴訟法就告訴乃論之罪之相關規定中,下列敘述,何者為不正確? (A)告訴乃論之罪,對於共犯之一人撤回告訴者,其效力及於其他共犯。但刑法第 239 條之罪,對於配偶撤回告訴者,其效力不及於相姦人 (B)告訴期間為自犯罪發生後起算六個月 (C)告訴乃論之罪,犯罪被害人得毋庸先向檢察官提出告訴,而逕行向法院提起自訴 (D)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欲撤回告訴,必須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前為之,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撤回告訴者,不生撤回之效力
|
41 下列判決,何者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A)第一審法院,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而法院認為應諭知無罪之判決 (B)高等法院審理第二審上訴案件,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而法院認為被告上訴為無理由,應諭知上訴駁回之判決 (C)高等法院審理之第二審上訴案件,上訴人提起上訴為法律所不應准許,法院認為應諭知上訴駁回之判決 (D)行簡式審判程序案件之有罪判決
|
42 下列判決,何者非屬簡易庭所得宣告示之範圍? (A)宣告罰金 (B)宣告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 (C)宣告拘役 (D)宣告無罪
|
43 於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逮捕被告、犯罪嫌疑人或執行拘提、羈押時,下列何者非得逕行搜索之範圍? (A)被告、犯罪嫌疑人立即可觸及之處所 (B)與被告、犯罪嫌疑人同行之人隨身攜帶之物件 (C)被告、犯罪嫌疑人所使用之交通工具 (D)被告、犯罪嫌疑人之身體
|
44 宣示判決之法定期限規定為何? (A)應自辯論終結之日起七日內為之 (B)應自辯論終結之日起十日內為之 (C)應自辯論終結之日起十四日內為之 (D)應自辯論終結之日起二十日內為之
|
45 下列之人,何者非刑事訴訟法上所稱的當事人? (A)法官 (B)檢察官 (C)被告 (D)自訴人
|
46 下列何者不是我國刑事訴訟法之特徵? (A)不告不理 (B)糾問制度 (C)當事人對等 (D)審檢分立
|
47 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案件,下列敘述,何者為不正確? (A)檢察官不得為緩起訴處分 (B)檢察官不得聲請法院改依協商程序判決 (C)犯罪之直接被害人不得提起自訴 (D)法院不得依簡式審判程序進行審理
|
48 刑事案件第一審之審理,下列情形,何者應行合議審判? (A)行簡式審判程序之案件 (B)被告所犯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之案件 (C)被告所犯為刑法第 320 條、第 321 條之竊盜罪案件 (D)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審判案件
|
49 被告係現役軍人,在服役期間犯陸海空軍刑法之罪,檢察官誤予提起公訴,法院應為如何之判決? (A)諭知無罪之判決 (B)諭知公訴不受理之判決 (C)諭知免訴之判決 (D)諭知管轄錯誤之判決,並移送該管軍事法院
|
50 所犯最重本刑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案件,審判中對被告羈押與延長羈押合計最長期限,與偵查中羈押與延長羈押合計最長期限相較,審判中比偵查中多幾個月? (A)四個月 (B)五個月 (C)六個月 (D)七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