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論題部分:(50%) (一)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二)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一、組織學習成為組織變革的重要一環,唯學習的內涵不一,試就單圈學習(single-looplearning)、雙圈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與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的要義加以論述之。(25%)
|
二、請將以下行政學相關之名詞翻譯成中文並解釋:(每小題 5 分)(25%) (一)performance budget (二)intergovernmental management (三)public governance (四)job enrichment (五)whistle-blower
|
乙、測驗題部分:(50%) (一)本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二)共 25 題,每題 2 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系統組織理論認為組織是一種回饋系統,指的是: (A)組織可以從外界獲得訊息藉以調整組織 (B)組織是一個封閉的系統 (C)組織是由許多次級系統交錯而成 (D)組織可以自行決定讓組織需要的東西進入組織
|
2 丹哈特(R. B. Denhardt)將公共行政分成四個研究典範,其中政治教育典範係以下列何者為典型? (A)瓦爾多(D. Waldo)的民主行政 (B)歐斯洞(V. Ostrom)的公共選擇理論 (C)賽蒙(H. A. Simon)的決策理論 (D)哥倫筆斯基(R. Golembiewski)的組織發展理論
|
3 行政管理學派著名學者古立克(L. Gulick) 與尤偉克(L. Urwick) 提出了公共行政的 POSDCORB 七大管理要項,其中使組織成員(包括上司及部屬)都能夠瞭解和解說行政組織的運作進展情況,此究竟是屬於那一字母所代表的管理要項? (A)R (B)O (C)P (D)D
|
4 從實務的角度上說,行政(administration)與管理(management)兩者的用法有所不同。關於不同之處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是較屬目的取向的(ends-oriented),而管理則為手段取向的(means-oriented) (B)行政所指的範圍較廣,層級較高;管理所指的範圍較小,層級較低 (C)行政通常不具有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而管理則應遵守倫理的無限上綱 (D)行政要統籌全局,顧及各部分;管理則大致上只就某事加以執行
|
5 下列何者不是組織開放體系論的主要特徵? (A)動態平衡 (B)反能趨疲 (C)殊途同歸 (D)依法辦事
|
6 學者論及嚴格的專業條件,下列何者不屬之? (A)一種全職的職業 (B)需具備一套行為規範和典則 (C)以決策為導向 (D)以專業證照為基準
|
7 下列何項是新公共行政所主張的「協和模式」(consociated model)組織之特徵? (A)層級節制的組織 (B)專案組織 (C)一元化的權威結構 (D)組織成員職位永業制
|
8 下列何者不屬於公共組織的政治途徑所強調或重視的特徵? (A)多元主義 (B)專業主義 (C)國會監督 (D)代表性官僚
|
9 中央總機關為服務各地人民,在各地分設的業務機關稱之為: (A)幕僚機關 (B)輔助機關 (C)事業機關 (D)派出機關
|
10 「合理、明確和有效地進行結構的分工與組合,並全神貫注於目標、結構與效率」,請問這是何種組織隱喻之要旨? (A)大腦 (B)機械 (C)有機體 (D)政治體系
|
11 行政學者顧賽爾(C. T. Goodsell)認為,公共論述的主要政治象徵為何? (A)公共利益 (B)相互調適 (C)黨派制衡 (D)憲政體制
|
12 美國國會在一九八七年通過了「馬康包力濟法」(the Malcoln Baldridge Act),旨在促成那項運動的推動? (A)政府再造 (B)組織倫理 (C)新公共行政 (D)全面品質管理
|
13 在府際關係類型中,中央政府擁有最高的統治權,而地方政府則不具權威,此係屬於那一種類型之府際關係? (A)聯邦制 (B)邦聯制 (C)單一制 (D)雙首長制
|
14 可評估性評估(evaluability assessment)重視下列何種觀點? (A)政策方案與預期目的之因果關連 (B)政策結果的自明之理 (C)政策目標的先驗概念 (D)政策方案的偏好規範
|
15 學者古巴與林肯(E. G. Guba & Y. S. Lincoln)將政策評估的演進過程區分為四大階段,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第一代重視「描述」 (B)第二代重視「測量」 (C)第三代重視「實驗」 (D)第四代主張「回應的-建構性評估」
|
16 績效預算是以下列何者為基礎而編製的預算? (A)民意需求 (B)費用別 (C)編制員額 (D)工作計畫
|
17 魏雅儒(A. Wildavsky)對預算研究結果認為政府預算決策過程是符合: (A)理性決策模型 (B)漸進決策模型 (C)系統決策模型 (D)垃圾桶決策模型
|
18 政府因新設道路而向受益區域內之受益者,徵收道路工程受益費,屬於以下何種收入? (A)特許金 (B)規費 (C)特別賦課 (D)罰款
|
19 公務人員之復審程序,準用何種法律之規定? (A)刑事訴訟法 (B)行政訴訟法 (C)訴願法 (D)請願法
|
20 下列何者不是品位制的優點? (A)結構富於彈性 (B)比較簡單易行 (C)晉升幅度較大 (D)強調同工同酬
|
21 職位分類因無法適時的因環境而調整,導致許多人員久任某一職等,被人批評為: (A)職等牛步 (B)職等輪迴 (C)職等分化 (D)職等矛盾
|
22 下列何項概念用以指述一個人的心理與情感介入行政機關的情境中,同時鼓勵其對於機關目標、決策提供意見,並分擔責任? (A)意見溝通 (B)參與管理 (C)激勵管理 (D)情緒管理
|
23 在馬斯婁(A. H. Maslow)的需求理論中,何種需求較貼近存在價值(being value)的意義,即渴望達成真、善、美、正義的實現: (A)尊榮需求 (B)自我實現需求 (C)社會需求 (D)安全需求
|
24 馬斯婁(A. H. Maslow)的需要層級理論與阿特福(C. P. Alderfer)的 ERG 理論最大不同之點在於: (A)ERG 理論除了有滿足提昇的程序外,尚有挫折退化的程序 (B)ERG 理論只強調挫折退化的程序 (C)ERG 理論只強調滿足提昇的程序 (D)需要層級理論只強調挫折退化的程序
|
25 進行行政決定時,由於受到已有設備限制而不能隨心所欲作合理決定。此種障礙一般稱之為何? (A)認知限制障礙 (B)心理上的障礙 (C)全員參與的障礙 (D)沉澱成本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