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論題部分:(50 分) (一)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二)請以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三)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何謂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 ?此種預算機制與傳統地方政府預算過程有何不同之處?(25 分)
|
二、 府際間為解決衝突或促成合作,常運用協議(Negotiating)的機制。該機制包含「準備(preparing)」 、「探查(probing)」 、「提議(proposing)」 等過程,試舉一府際協議案例,說明如何經由此等過程解決府際關係問題。(25 分)
|
乙、測驗題部分:(50 分) (一)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二)共 25 題,每題 2 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在美國,行政學是從下列那一個學科領域分立出來? (A)管理學 (B)法律學 (C)政治學 (D)社會學
|
2 下列何者最符合「行政國」的特徵? (A)政府治理完全以法律為依據 (B)解除管制 (C)司法救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D)行政權主導政策
|
3 下列那項法律內容和落實民主行政的關連性相對較低? (A)政府資訊公開法 (B)公務人員任用法 (C)行政程序法 (D)公民投票法
|
4 強調「行政學研究的問題,都是各機關中最常見的問題」,最接近行政學的那一個特性? (A)行政學是方法的 (B)行政學是系統的 (C)行政學是實務的 (D)行政學是進步的
|
5 有關我國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公務人員不得介入黨政派系紛爭 (B)公務人員不得加入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 (C)公務人員不得兼任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職務 (D)公務人員不得兼任公職候選人競選辦事處之職務
|
6 老王是某縣政府民政局課長,局長指示他為某縣議員候選人拉票,老王認為此一指示明顯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請問他應採取下列那一項做法較為適當? (A)檢具相關事證向審計部提出報告,並由監察院依法處理 (B)檢具相關事證向縣長提出報告,並由縣長依法處理 (C)檢具相關事證向行政院提出報告,並由行政院依法處理 (D)檢具相關事證向調查局提出報告,並由法務部依法處理
|
7 下列何者是符合功能分化原則而設置的政府組織? (A)原住民族委員會 (B)臺中市政府東勢區區公所 (C)內政部警政署 (D)財政部中區國稅局
|
8 關於公共組織應具備「代表性」的觀點,下列的詮釋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的政策應充分反映不同團體、利益與價值偏好 (B)行政人員的社會背景和地位會影響其價值觀、工作態度與績效 (C)人事行政的措施應反映社會人口結構的組成 (D)代表性官僚的論點與功績制原則一致
|
9 關於控制幅度觀念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組織愈扁平,主管控制幅度愈小 (B)控制幅度大小和組織績效高低,並沒有必然的方向關係 (C)平均一位主管直接管理的同仁最好是 15 人 (D)控制幅度就是指組織內任何一級單位中應配置的總人數
|
10 我國現行二級行政機關當中,下列何者為委員合議制的運作模式? (A)國家發展委員會 (B)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C)海洋委員會 (D)中央選舉委員會
|
11 相較於品位分類制,下列那一項不是職位分類制的優點? (A)重視科學管理的方法 (B)職責與報酬有連結性 (C)強調專才任用原則 (D)簡單易行且富有彈性
|
12 公務員於其離職後 3 年內,不得擔任與其離職前幾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之營利事業董事? (A)1 年 (B)3 年 (C)5 年 (D)7 年
|
13 政府財政收入中,何者不是學理上所稱的實質收入? (A)公債收入 (B)租稅收入 (C)罰款收入 (D)補助收入
|
14 公務機關單位預算中設定之第一預備金,其數額不得超過經常支出總額多少? (A)百分之十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三 (D)百分之一
|
15 某市政府社會局黃科長欲循採購程序委外辦理某項業務,經局長同意後,先邀請某些民間業者和專業人士到辦公室請教意見,再撰寫招標需求書進行正式程序。這種前置作業作法的可能後果是: (A)違反刑法洩密罪 (B)違反刑法貪污罪 (C)違反遊說法被處罰鍰 (D)無須負擔刑責和行政責任
|
16 下列何者為行政機關實施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成敗的關鍵所在? (A)目標設定完全運用量化指標 (B)目標設定採由上而下模式 (C)獲得高層主管的支持與投入 (D)採用單一特定的方法進行管理
|
17 根據費德勒(F. E. Fiedler) 的權變領導理論,下列何者不是影響領導方式選擇的變數? (A)領導者與部屬間的關係 (B)組織文化 (C)職位權力 (D)任務結構
|
18 教育局的第一科科長是 A,第一股股長和科員是 B、C ,第二股股長和科員是 D、E。 下列何者是最符合政府機關內部正式溝通的方式? (A)B 和 D 應該直接討論業務分工後的運作方式 (B)B 應該直接告訴 E 如何和 C 合作推動 A 所交辦的工作 (C)C 和 E 在業務上如有不同意見時應該找 A 做指示 (D)C 應該直接向A報告業務推動上所遭遇的困難處
|
19 有關知識管理的目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讓所有員工的經驗能夠傳承 (B)促使資深員工的隱性知識外顯成為組織的資產 (C)讓高層管理者掌握權力 (D)激勵員工自我成長
|
20 公共財(public goods)具有下列那兩項特性? (A)敵對性、排他性 (B)非敵對性、排他性 (C)非敵對性、非排他性 (D)敵對性、非排他性
|
21 重大開發計畫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者,須先經環境影響評估的程序。此一程序最接近於那一種政策類型? (A)管制性政策 (B)勸誡性政策 (C)分配性政策 (D)重分配政策
|
22 下列何者為聯邦制政府的特徵? (A)以柔性憲法規範各級政府的權力 (B)有助於治理過程中的區域參與 (C)強調絕對的地方分權 (D)憲政權力分配可經由一般程序變更
|
23 有關中央地方財政收支劃分,下列何者錯誤? (A)地方政府對他級或同級政府之稅課,不得重徵或附加 (B)地方政府得經各該級民意機關之立法,舉辦臨時性質之稅課 (C)地方政府為辦理自治事項,籌措所需財源,可依法開徵附加稅課 (D)地方政府得依法對入境貨物課徵入境稅
|
24 非營利組織在社會事業化的過程中,由於從事營利性的行為,最有可能面臨下列何種潛在的難題? (A)提升財務的不穩定性 (B)組織使命遭受質疑 (C)降低政府管制的密度 (D)組織難以國際化
|
25 關於公民參與的概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公民參與可提升政策的透明度 (B)公民參與增加文官統整民眾意見的成本 (C)偏差的動員(mobilization of bias)指的是組織對於特定族群有所歧視 (D)新公共管理強調的顧客導向被質疑會產生公民消極主義,不利於公民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