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監獄設置之目的及我國監獄行刑法立法之宗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設置的目的在使受刑人改悔向上,適應社會生活 (B)監獄行刑係在執行徒刑、拘役之自由刑 (C)監獄行刑法第 15 條規定對於受刑人新入監者應先獨居監禁 (D)監獄行刑法第 40 條對財產刑之罰金易服勞役有專條規範
|
2 監獄行刑法所具備之功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確保受刑法益,不受法律規定外之處罰 (B)促使受刑人再社會化,積極教育矯治,復歸社會 (C)應報是監禁唯一的功能,以達成威嚇之效果 (D)防制社會上潛在犯罪人,使其不敢危害社會
|
3 有關現代監獄行刑法制之發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古巴比倫人所訂之漢摩拉比法典強調以愛為出發點的教育刑 (B)現代監獄行刑法制受到法國哲學大師孟德斯鳩的影響 (C)有現代獄政之父稱號的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 ,促使英國在 1779 年通過監獄法案 (D)二十世紀以後,監獄之發展受到心理學者所導引之個案工作與調查分類技術之影響
|
4 監獄行刑法與其他法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行刑法是具體實現刑法規定刑罰之刑事法規 (B)監獄行刑法為本諸刑事訴訟法之程序,具體實現刑事刑罰之刑事執行法規 (C)監獄行刑法本質上具有行政法性質之刑事執行法規 (D)監獄行刑法僅適用於受刑人,其他犯罪矯正機關之收容人不得準用監獄行刑法
|
5 監獄行刑法之規定不僅適用於受刑人,並為其他犯罪矯正法規準用於其他收容人,而根據監獄行刑法訂定之法規甚多,下列那一個法規並非依該法訂定? (A)行刑累進處遇條例 (B)外役監條例 (C)戒治處分執行條例 (D)少年矯正學校設置及教育實施通則
|
6 依據監獄行刑法第 1 條規定,在監執行之對象,下列何者錯誤? (A)無期徒刑受刑人 (B)有期徒刑受刑人 (C)拘役受刑人 (D)罰金易服勞役受刑人
|
7 徒刑與拘役之執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執行內容:二者皆可適用累進處遇 (B)監禁:二者在監獄內應分別監禁於不同之監房或工場 (C)執行期間:二者皆屬自由刑,拘役若無加重時,時間較短 (D)執行效果:有期徒刑執行完畢 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為累犯,拘役執行完畢後,無累犯規定之適用
|
8 依據監獄行刑法相關規定,入監受刑人健康檢查後之拒絕收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心神喪失或現罹疾病,因執行而有喪生之虞 (B)懷胎 3 月以上,或分娩已滿 3 月 (C)罹急性傳染病 (D)衰老、身心障礙,不能自理生活
|
9 有關受刑人之入監調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對新入監者之調查期間,不得逾 1 月 (B)監獄應另闢房舍收容被調查之受刑人,並與其他受刑人隔離,其期間為 20 天,至多不得逾 1 個月 (C)監獄實施受刑人入監調查方式有直接調查、間接調查及心理測驗 (D)監獄為調查之必要,得向法院調閱訴訟卷宗,並得請自治團體、警察機關、學校或與有親屬、僱傭或保護關係者為報告
|
10 有關受刑人獨居監禁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新入監者,應先獨居監禁,其期限為 2 個月,刑期較短者,依其刑期 (B)但依受刑人之身心狀況或其他特別情形,經監務委員會決議,得縮短或延長之 (C)獨居監禁不得有害於受刑人之身心健康 (D)典獄長、戒護科長及醫務人員對其監禁處所應勤加巡視之
|
11 有關受刑人之累進處遇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各級受刑人之責任分數,以其所得成績分數抵銷之,抵銷淨盡者,令其進級 (B)累進處遇分四級,受刑人自第四級依次漸進 (C)因身心狀況或其他事由,認為不適宜者,經監務委員會決議,得不為累進處遇 (D)對於刑期 3 月以上之受刑人,為促其改悔向上,適於社會生活,應分為數個階段,以累進方法處遇之
|
12 有關監獄設置作業科目考量之因素,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衛生因素:作業項目對於受刑人之身心健康有無不良影響 (B)教化因素:作業項目可否配合教化工作的實施 (C)經濟因素:作業項目應針對監獄的利潤收入妥為選定 (D)受刑人個別因素:作業項目是否合於受刑人之刑期、健康、知識、技能及出獄後之生計
|
13 有關監獄受刑人從事戒護監外作業之遴選條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健康情形適於監外作業 (B)最近 1 年內無違規紀錄 (C)刑期逾 1 年執行已逾七分之一者 (D)刑期在 1 年以下,執行已逾 1 個月
|
14 有關受刑人接見與通信的對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依行刑累進處遇條例規定,第 4 級受刑人得准其與非親屬接見及發受書信 (B)監獄行刑法第 62 條所稱「家屬」,依民法第 1123 條之規定 (C)監獄行刑法第 62 條所稱「最近親屬」,包括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及二親等內之姻親 (D)有特別理由時,得許其與其他之人接見及發受書信
|
15 依監獄行刑法及行刑累進處遇條例規定,受刑人接見與通信之次數與時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對於受刑人收受書信之次數並無規定及限制 (B)第 4 級受刑人每星期 1 次,第 3 級受刑人每星期 1 次或 2 次,第 2 級受刑人每 2 日 1 次,第一級受刑人不予限制 (C)典獄長於教化上或其他事由,認為必要時,得准受刑人不受此項接見與通信次數之限制 (D)接見除另有規定外,每星期 1 次,其接見時間,以 30 分鐘為限
|
16 有關監獄受刑人假釋之撤銷與撤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假釋中因故意更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於判決確定後 6 月以內,撤銷其假釋,但假釋期滿逾 2 年者,不在此限 (B)受刑人經監獄報請假釋後,出監前,因違背紀律情節重大者,經假釋審查委員會決議,得報請法務部不予假釋 (C)假釋撤銷後,其出獄日數不算入刑期內 (D)假釋撤銷後,受刑人收監執行未滿之殘餘刑期
|
17 有關監獄受刑人釋放後之保護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釋放後之保護事項,應於受刑人入監後即行調查,釋放前並應覆查 (B)保護事項之承擔工作由觀護人、警察機關、自治團體、慈善團體、及出獄人最近親屬為之 (C)受刑人出獄後之職業介紹、輔導、資送回籍、及衣食住所之維持等由當地更生保護團體承辦之 (D)更生團體保護之方法僅有直接保護及間接保護
|
18 有關監獄遭遇天災、事變無法防避時之處置,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得將受刑人護送於相當處所 (B)不及護送時,得暫行釋放 (C)暫行釋放之受刑人,由離監時起限 24 小時內,至該監或警察機關報到 (D)其按時報到者,在外時間予以計算刑期
|
19 依監獄行刑法及相關法規之規定,受刑人接見發信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接見及發信應用我國語言及文字 (B)受刑人不識字或不能自寫者,由其他受刑人代為書寫 (C)盲啞之受刑人,得使用手語或點字 (D)外國籍受刑人,得使用所屬國或國際通用之文字及語言
|
20 監獄懲罰受刑人之限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監獄非依法令之規定,不得對受刑人懲罰 (B)同一事件不得重複懲罰 (C)懲罰不得有礙於身心健康 (D)懲罰之任務,得請受刑人擔任
|
21 監獄行刑法允許入監執行之婦女攜子女入監,隨其入監之子女年齡以未滿幾歲為限? (A)1 歲 (B)2 歲 (C)3 歲 (D)4 歲
|
22 下列何種受刑人,非應分別監禁於指定之監獄,或於監獄內分界監禁? (A)刑期在 5 年以上者 (B)精神耗弱或智能低下者 (C)有犯罪之習慣者 (D)對於其他受刑人顯有不良之影響者
|
23 監獄得按設備情形,劃分區域分區設置管教小組,下列何者非法規中之小組成員? (A)教化人員 (B)作業人員 (C)戒護人員 (D)調查分類人員
|
24 外役監獄受刑人作業成績優良者,得許其返家探視,其申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申請返家探視前 2 個月均無違規紀錄 (B)刑期未滿 3 年者,每月 1 次 (C)無期徒刑,每 4 月 1 次 (D)返家探視時間每次最多 40 小時,但例假日或紀念日有連續 3 日以上時,得延長 24 小時
|
25 有關監獄作業收入之分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作業收入扣除作業支出後,提百分之五十充勞作金 (B)勞作金總額,提百分之二十充犯罪被害人補償費用 (C)作業賸餘提百分之三十補助受刑人飲食費用 (D)作業賸餘百分之五充受刑人獎勵費用
|
26 依監獄行刑法及施行細則對受刑人個別教誨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個別教誨分入監、出監 2 種型式 (B)出監教誨於受刑人受刑期滿、釋放、假釋、保外或移監時行之 (C)個別教誨以管教區為單位,於適當場所個別行之 (D)個別教誨隨時行之,並應製作施教紀錄
|
27 有關監獄依法實施強制營養之要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須有拒絕飲食之行為 (B)經勸告仍不飲食者 (C)有生命之危險者 (D)得由管教人員施以強制營養
|
28 受刑人違背紀律時,依監獄行刑法規定得施以懲罰,下列何者非其規定中懲罰之項目? (A)訓誡 (B)停止接見 1 次至 3 次 (C)減少勞作金 (D)罰做體能訓練
|
29 一般監獄與外役監獄之受刑人,二者在縮短刑期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二者受刑人均從四級受刑人起可縮短刑期 (B)二者每月成績總分均須在 10 分以上始可縮短刑期 (C)一般監獄第三級受刑人每月可縮短 2 天 (D)外役獄監第二級受刑人每月可縮短 6 天
|
30 受刑人為婦女者,應監禁於女監。女監附設於監獄,應採下列何種方式與男監區隔? (A)嚴為分界 (B)分別監禁 (C)分界收容 (D)分界監禁
|
31 監獄為加強敦親睦鄰,鼓勵社會各界及團體到監參訪,但下列何者須經監督機關核准,監獄始得同意參訪? (A)未成年人 (B)外國人或無國籍者 (C)病人 (D)更生人
|
32 受刑人之接見及發受書信,以最近親屬及家屬為限,下列何者非屬最近親屬? (A)堂兄 (B)外甥女 (C)曾孫女 (D)大舅子
|
33 受刑人在監死亡後,監獄應通知特定人或機關,以辦理後續事宜。應通知之特定人或機關,下列何者正確? (A)家屬、法官、監察院 (B)家屬、檢察官、監督機關 (C)家屬、法官、監督機關 (D)家屬、檢察官、監察院
|
34 監獄本於權責實施各種受刑人矯正處遇,但部分處遇依法應先報請監督機關核准,始得實施。監獄應先報請核准之處遇,不包括下列何者? (A)因身心狀況或其他事由,認為不適宜,而不為累進處遇 (B)承攬公私經營之作業 (C)自辦或洽商當地機關學校、工商團體合辦受刑人之職業教育 (D)移送病監
|
35 監獄不得以施用戒具為懲罰受刑人之方法,如受刑人具有法定原因而須施用戒具時,應注意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施用戒具屆滿 2 星期,如認為仍有繼續施用之必要者,應列舉事實報請戒護科長核准繼續使用 (B)施用戒具,由科(課)員以上人員監督執行。醫師認為不宜施用者,應停止執行 (C)對同一受刑人非經醫師之特准,不得同時施用 2 種以上之戒具 (D)施用戒具,應注意受刑人身體之健康,必要時得手腳連梏
|
36 受刑人如有戒護事故時,監獄可施以一定之約束,以避免其發生自傷或傷人之行為。據上,受刑人如有自殺行為之虞時,監獄得採用之作為,下列何者錯誤? (A)施用腳鐐 (B)使用警棍 (C)收容於鎮靜室 (D)施用捕繩
|
37 依據外役監條例之規定,受刑人不得遴選至外役監之情形,不包括下列何者? (A)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罪 (B)累犯 (C)另有保安處分待執行 (D)犯貪污治罪條例之罪
|
38 依據監獄行刑法施行細則第 50 條之規定,有關對受刑人實施出監教誨之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因父親病逝,申請返家探視獲准時 (B)假釋獲准,即將釋放時 (C)因精神病獲准移送病監時 (D)因重病獲准保外醫治時
|
39 依據監獄行刑法第 32 條之相關規定,受刑人參加作業後,監獄應給予勞作金,其金額則斟酌一定條件後給付,有關審酌勞作金給予數額之條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業者之行狀及作業成績 (B)作業種類及作業者之行狀 (C)作業種類及作業課程 (D)作業課程及作業成績
|
40 監獄行刑法及其施行細則關於監禁,下列相關規定內容之敘述,何者正確? (A)監禁分獨居、雜居二種。雜居監禁者之教化、作業等事項,在同一處所為之。但夜間不得監禁於獨居房 (B)對於刑期 6 月以上之受刑人,為促其改悔向上,適於社會生活,應分為數個階段,以累進方法處遇之。適用累進處遇者其每月操行、教化、作業成績分數合計達 9 分以上者即得依其級別予以縮刑 (C)受刑人能遵守紀律保持善行時,得視其身心狀況,依命令所定和緩其處遇 (D)對於刑期 6 月以上之受刑人一律應予編級,監獄不得以受刑人身心狀況或其他事由,而不予以累進處遇
|
41 有關法務部巡察監獄與檢察官考核監獄兩者之異同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兩者均基於行政上隸屬之關係(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關係),對監獄所為之巡察 (B)法務部每年至少一次,應派員巡察監獄。而檢察官隨時考核監獄,法規上並無次數之限制 (C)兩者依據之法條不同,前者依監獄行刑法第 5 條第 1 項、後者依同法第 5 條第 2 項 (D)兩者巡考監獄之範圍不同,前者就監獄各單位掌理事項運作實況巡察,後者就監獄執行刑罰有關事項考核
|
42 4 位受刑人申請日間外出,其基本資料:甲員-殺人罪刑期 9 年,已執行 5 年,提出為從事富有公益價值之工作;乙員-竊盜與脫逃罪刑期 2 年,提出為從事富有公益價值之工作;丙員-偽造文書罪刑期 6 個月,已執行 5 個月又 10 日,提出為釋放後謀職、就學等之準備;丁員-詐欺罪刑期 4 年,已執行 2 年,提出為就學或職業訓練。(註:4 位受刑人在監執行均逾 3 個月、行狀善良、均無另案偵審中、均非累犯或撤銷假釋,且無其他不適宜外出之情事),上述 4 名中,符合監獄行刑法第 26 條之 2「日間外出」條件者為: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
43 關於受刑人作業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一般監獄受刑人作業時間為每日 6 至 8 小時,國定例假日為停止作業日。惟外役監受刑人每日工作 8 至 10 小時 (B)受刑人之作業,應依作業時間與一般勞動者之平均作業能率為標準,酌定課程。作業課程不能依前項標準定之者,以作業能率為標準 (C)國定例假日為一般監獄受刑人停止作業日。惟外役監受刑人,必要時,典獄長得令於例假日及紀念日照常工作 (D)依監獄行刑法規定,受刑人入監後 3 日及釋放前 10 日,得免作業
|
44 監獄於急性傳染病流行時,應與地方衛生機關協商預防,來自傳染病流行地或經過其地之受刑人,除其攜帶物品應施行消毒外,按監獄行刑法第 52 條規定,應為多久期間之隔離? (A)1 星期以上 (B)2 星期以上 (C)1 個月以上 (D)2 個月以上
|
45 關於受刑人假釋與縮刑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兩者均以行政處分救濟自由刑 (B)兩者均在鼓勵受刑人保持善行 (C)假釋釋放後應交付保護管束,而縮刑提早出獄,已縮短之期間須另交付保護管束 (D)假釋僅適用二級以上之受刑人,縮刑適用三級以上之一般受刑人,外役監受刑人無級別限制
|
46 監獄行刑法施行細則第 70 條關於受刑人健康檢查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監健康檢查每二年辦理一次,並得依其身體及精神狀況施行臨時檢查 (B)受刑人入監時應施行健康檢查,而其出監或移監時亦同 (C)健康檢查由監獄醫師行之,其有特殊情形設備不足者,得護送當地醫療機構檢查之 (D)受刑人之健康檢查結果應詳為記載,其罹疾病者,應予診治或為適當處理
|
47 依據監獄行刑法施行細則第 7 章關於受刑人給養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刑人主副食之營養,應足敷其保健需要,品質須合衛生標準,適時調製,按時進餐;並備足供受刑人飲用及使用之水 (B)監獄得因受刑人國籍或宗教信仰之不同,將應領之主副食換發適當之食物 (C)受刑人之衣被限使用公發國產物品,受刑人一律不得使用自備之衣被 (D)疾患受刑人及受刑人子女之飲食,得依需要另訂標準,並換發適當之食物
|
48 有關監獄受刑人申訴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匿名申訴不予受理 (B)受刑人不服監獄之處分,應於處分後 10 日內個別以言詞或書面提出申訴 (C)監獄對於受刑人申訴事件有最後之決定權 (D)受刑人不服監獄之處分亦得於視察人員蒞監獄時逕向提出
|
49 依據相關法律,成年受刑人假釋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 25 年,有期徒刑逾三分之一、累犯逾二分之一,由監獄報請法務部,得許假釋出獄 (B)犯最輕本刑 5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累犯,於假釋期間,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最輕本刑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不適用假釋之規定 (C)為受刑人辦理假釋時,成年受刑人最近 3 個月內教化、作業、操行各項分數,均應在 4 分以上 (D)二級以上受刑人合於法定假釋之規定者,應速報請假釋
|
50 受刑人違背紀律時依監獄行刑法第 76 條得施以該條一款或數款之懲罰,另按行刑累進處遇條例施行細則第 34 條受懲罰之受刑人,依規定扣減其所得之成績分數,今受刑人甲員因違背紀律受到訓誡 1 次、停止接見 3 次及停止戶外活動 7 日之處分,甲員應被扣減其所得之成績分數多少分數? (A)4.5 分 (B)5.0 分 (C)5.5 分 (D)6.0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