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 |
唐律;錯誤法理;中國法制文獻 |
中文摘要: |
本文除探尋「錯誤」在傳統中國法制的源流外,主要想以《唐律》為中心,細繹《唐律》立法及《疏議》中有關「事實錯誤」(構成要件的錯誤)及「法律錯誤」(違法性認識的錯誤)的注疏,進而探討其如何落實於個案當中。此外,也要旁及它對後世乃至當今在刑法詮釋「錯誤法理」的影響,今昔相照,以明其歷史與時代的深遠意義。
|
目 次: |
壹、序說 貳、「錯誤」在古中國法制文獻上的溯源 一、《周禮》三宥中的「不識」 二、西漢‧董仲舒春秋折獄中的「錯誤」案例 三、晉‧張斐《進律疏表》中的「誤」與「失」 參、《唐律》中關於「錯誤」規範的類型與律疏 一、構成要件錯誤的態樣及其處斷方式 二、違法性認識錯誤及其刑責 肆、唐以降歷代刑律有關「錯誤」規範的衍化 一、從《宋刑統》到明清律的變與不變 二、從繼受歐陸法的《大清新刑律》到民國刑法 伍、從當今刑法理論看《唐律》中的「錯誤」立法 一、主觀抽象立法乎?客觀具體立法乎? 二、古今有關「錯誤」立法技術的異同 陸、結論
|
相關法條: |
|
相關判解: |
|
相關函釋: |
|
相關論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