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 |
網路霸凌;巴巴樂;霸凌;反網路霸凌;駭客;聯邦電腦詐欺及濫用法;鬆綁效應 |
中文摘要: |
當 Web 2.0 改變人類文明原有面貌的同時,若干的負面效應,卻也伴隨使用者廣泛上傳資訊內容於網際空間之際,逐一浮現。除「巴巴樂」外,「網路霸凌」近來亦受到了各國高度的關注。相較於「巴巴樂」帶給他人直接性的身體傷害或侵犯,「網路霸凌」則是泛指利用網路或行動電話等電子媒介,傳送、散布文字、圖像或影片等資訊內容,以使他人心生畏懼或感到不快的行為。特別是 Web 2.0 概念興起後,當資訊傳播的權力由網路服務提供者普遍下放至一般民眾,部落格、社交網站或影音分享網站等 Web 2.0 應用型態的掘起,更助長網路使用者透過相關管道散布攻擊性或負面內容的可能性。
|
目 次: |
一、前言 二、「網路霸凌」衍生之爭議 (一)網路霸凌之嚴重性 (二)Lori Drew 事件引發之爭論 三、「反網路霸凌」立法及其未來發展 (一)美國各州立法概況 (二)未來發展:網路霸凌應否全面進行管制? 四、結語
|
相關法條: |
|
相關判解: |
|
相關函釋: |
|
相關論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