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未分配盈餘課稅制度實務運作問題之研究-兼論其與企業財務健全及經濟政策之衝突性
編著譯者:
林修葳
;
謝碧珠
出版日期:
2012.10.20
刊登出處:
台灣/
會計人
/
第 294 期
/29-41 頁
頁 數:
15
點閱次數:
516
下載點數:
6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林修葳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未分配盈餘
;
營利事業所得稅
;
強制歸戶
;
加稅
;
股票股利
中文摘要:
本研究蒐集最高行政法院 98 年 2 月 12 日 98 年度判字第 98 號裁判,及 98 年 10 月 27 日、99 年 7 月 27 日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官聯席會議相關法律問題、討論及決議等資料,就公司獲配股票股利是否具有投資收益之性質、是否應列入未分配盈餘課稅基礎之加項或減項,以及股東獲配股票股利是否為股利所得而應繳納綜合所得稅等議題之經濟實質、及是否符合憲法平等原則、租稅上量能課稅原則之稅捐正義法理等問題,加以論究。此外,針對未分配盈餘課稅基礎之計算,財政部曾發布諸多解釋函令,近來亦有立法委員提案再提高未分配盈餘加稅稅率以增裕稅收,本研究再就其對企業財務健全及經濟政策之衝突性等問題加以探討。
目 次:
壹、前言
貳、未分配盈餘之強制歸戶與加稅規定沿革概要
一、強制歸戶制度
二、加稅制度
參、實務爭議問題研析
一、公司獲配股票股利並無實際經濟利益,最高行政法院裁判卻將之視為所得並列入加計未分配盈餘基礎課稅,難謂符合憲法平等原則及稅捐正義之法理
二、股東獲配虛無股利最高行政法院聯席會議卻主張應繳納綜合所得稅,難謂適法且公允
三、股票股利既非投資收益而無從實際彌補虧損,卻未被認係「所得」而列入加項,顯見最高行政法院聯席會議認事邏輯之矛盾
四、函釋集保等非公開發行公司,其非依證交法第 41 條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卻適用所得稅法第六十六條之九第二項第七款規定,顯有適用法律錯誤之不當
肆、結語
相關法條:
行政程序法 第 123、126 條 (88.02.03 版)
所得稅法 第 76-1 條 (61.12.30 版)
所得稅法 第 76-1 條 (66.01.30 版)
所得稅法 第 66-9 條 (86.12.30 版)
所得稅法 第 66-9、76-1 條 (95.05.30 版)
所得稅法 第 42、88 條 (101.08.08 版)
所得稅法施行細則 第 48-10、82 條 (100.09.07 版)
證券交易法 第 22 條 (77.01.29 版)
證券交易法 第 5、20、41 條 (101.01.04 版)
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 第 11 條 (89.08.21 版)
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採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版本) 第 5 條 (100.12.22 版)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第 16 條 (84.01.27 版)
公司法 第 240 條 (72.12.07 版)
公司法 第 251、271 條 (101.08.08 版)
商業會計處理準則 第 15、26 條 (91.04.17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496 號
釋字第 500 號
釋字第 565 號
最高行政法院 98 年 10 月份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 7 月份第 2 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最高行政法院 83 年判字第 1223 號 判例
最高行政法院 97 年度判字第 1155 號 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 98 年度判字第 98 號 判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97 年度訴字第 373 號 判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97 年度訴字第 853 號 判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98 年度訴字第 355 號 判決
相關函釋:
(89)台財稅字第 0890453732 號
台財稅字第 0890451514 號
台財稅字第 0910453340 號
台財稅字第 0910458179 號
台財稅字第 09404524210 號
台財稅字第 09404574180 號
台財稅字第 09504509380 號
台財稅字第 871941866 號
台財稅字第 881937451 號
(89)台財證(一)字第 100116 號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