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從財產權保障與政府權責論震災重建(On 921 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A Property Rights Perspective)
編著譯者:
王文宇
出版日期:
2001.01
刊登出處: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
第 30 卷 第 1 期
/45-72 頁
頁 數:
28
點閱次數:
424
下載點數:
112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王文宇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以地易地
;
公用徵收
;
禁限建
;
市地重劃
;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
區段徵收
;
簡化行政程序
;
特別犧牲
;
民間參與
中文摘要:
九二一地震後,政府制定九二一震災重建條例,做為災後重建工作的主要依據﹒ 本文從財產權的保障與政府權賞這兩個角度,檢討本條例的重要規定,並嘗試提出修訂建議。首先,本文討論災後重建的正當性與目標,並介紹本條例的重點,其次,探討政府提供誘因(包括鼓勵民間參與的誘因)的相關規定,並提出幾點改進意見。鑑於土地資源的特性與開發需求,本文儉討本條例規定是否能維持土地的適度開發規範;從土地財產權的保障(與限制)這個觀點,評估本條例所創設的「以地易地」機制,並兼論公用徵收這個法律概念的內涵。由於政府在災後重建中扮演關鍵角色,本文最後則檢討政府的權責,包括提供平等保障與消除自利疑慮等。
目 次:
壹、前言
貳、震災重建的正當性、目標與立法重點
一、 震災重建的正當性
二、震災重建條例的立法重點
三、震災軍建的政策目標
參、霞災重建的經濟誘因
一、震災重建的一般誘因-過多或不足?
二、鼓勵民間參與的誘因-超額利潤的防止
肆、震災重建與土地開發規模的維持
一、現代土地利用法制的新趨勢-維持適度開發規模
二、震災重建與土地開發規模的維持
伍、從震災重建論土地財產權的保障與限制
一、公用徵收與禁限建的補償-個案情境的重要性
三、「以地易地」機制的檢討
陸、震災重建與政府權責
一、從震災重建論平等保障
二、政府是震災重建的「天使」嗎?談政府的自利角色
柒、結語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15、23、108 條 (36.01.01 版)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18、21、33、34、35、36、40、41、46、68、70 條 (89.11.29 版)
民法 第 765、773、824 條 (89.04.26 版)
土地法 第 135、212 條 (89.01.26 版)
平均地權條例 第 54 條 (89.01.26 版)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 第 3 條 (89.02.09 版)
建築法 第 47 條 (89.12.20 版)
預算法 第 25、26 條 (89.12.06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290 號
釋字第 340 號
釋字第 400 號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