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土地使用變更之捐地課稅爭議-從租稅法定原則出發(The Issue on the Taxation of Land Donation Resulted from the Land Use Conversion: A Review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axation under the Law)
編著譯者:
張志偉
;
黃儉華
出版日期:
2020.06
刊登出處:
台灣/
華岡法粹
/
第 68 期
/199-240 頁
頁 數:
41
點閱次數:
426
下載點數:
164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張志偉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土地增值稅
;
土地使用變更
;
租稅法定原則
;
經濟觀察法
中文摘要:
在公私合作的思潮下,都市計畫法中引進辦理都市計畫變更時,主管機關得要求土地權利關係人以捐贈方式提供公共設施用地,由此衍生出該捐贈之土地是否該課徵土地增值稅之爭議。此即涉及移轉土地時究竟屬於有償移轉抑或無償移轉的認定問題,深究之下,復涉及土地增值稅的定性與免徵事由的正當性基礎、土地稅法第 28 條但書之適用等爭議。立法論上,若認此一情事有其規範必要,亦應以立法擬制該課稅事實之法律性質的方式,將土地使用變更之捐地課稅爭議立法明定其課稅與否或對之有所減免等規定,如是,亦較能符合租稅法定原則與法安定性之要求。
英文關鍵詞: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
Land Use Conversion
;
the Principle of Taxation under the Law
;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英文摘要:
With the new trend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Urban Planning Act introduces the rule that the authority can require the persons with interests in the land to donate certain land for public facilities when they apply for the land use conversion. This creates the issue of whether the authority may levy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for such donated land. The answer depends on if such land transfer is with consideration or without consideration. Furthermore, the issue also involves how to characterize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the legitimacy of the tax exemp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viso to Article 28 of Land Tax Act. When revising the laws,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taxation under the law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legal certainty, the law should define the character of such land donation and state whether the authority should levy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for the land donation resulted from the land use conversion or if there’re any exemptions on taxes for such land.
目 次:
壹、案例暨問題提出
貳、依法課稅原則下的法律解釋
一、依法課稅原則的基本意涵與目的
(一)依法課稅原則之意義與根據
(二)依法課稅原則之內涵
(三)依法課稅原則要求稅法適用者恪遵法學方法
二、稅法方法論之特殊問題
(一)稅法與私法之關係
(二)稅法上之「經濟觀察法」
(三)稅法使用民法概念時仍以稅法目的為準
參、土地增值稅之「增值」及「實現」
一、土地增值稅之憲法基礎
(一)憲法第 143 條第 3 項之規定及其淵源
(二)釋憲實務對土地增值稅之闡釋
二、土地增值稅係就「土地所有權移轉時」之自然漲價利益所課徵
(一)土地增值稅之課稅依據
(二)土地稅法規定之「土地漲價總數額」
(三)以「土地所有權移轉」為租稅成立要件
三、土地增值稅之定性:從量能原則出發
(一)土地增值稅不因其政策目的而喪失「租稅」本質
(二)土地增值稅掌握之納稅能力表徵為「土地交易所得」
(三)土地增值稅係針對「因移轉而實現之財產增益」課稅
四、國家出售、贈與公有土地或受贈土地免徵土地增值稅
(一)私人贈與土地仍以受贈人為納稅義務人
(二)國家受贈私人土地免徵土地增值稅之理由
肆、土地稅法第 28 條但書之適用爭議
一、土地稅法第 28 條但書乃土增稅課徵之負面構成要件
二、為土地使用變更為目的之捐地行為仍該當免徵土增稅之規定
(一)土地稅法第 28 條但書「贈與」之解釋應與民法相同
(二)更審法院之見解不妥之處
三、重複課稅之疑慮
伍、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9、142、143 條 (36.01.01 版)
民法 第 406 條 (108.06.19 版)
土地法 第 73 條 (100.06.15 版)
平均地權條例 第 35、36、37 條 (108.07.31 版)
都市計畫法 第 27-1 條 (109.01.15 版)
遺產及贈與稅法 第 4、5 條 (106.06.14 版)
土地稅法 第 5、28、28-1、30-1、39、39-1、39-2、49 條 (104.07.01 版)
土地稅法施行細則 第 50 條 (103.01.13 版)
企業併購法 第 34 條 (91.02.06 版)
企業併購法 第 39 條 (104.07.08 版)
國有財產法 第 60 條 (107.11.21 版)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 第 21 條 (105.12.28 版)
相關判解:
釋字第 180 號
釋字第 286 號
釋字第 597 號
釋字第 620 號
釋字第 622 號
釋字第 640 號
釋字第 674 號
釋字第 692 號
最高法院 103 年度台上字第 2139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憲法之租稅概念及其課徵限制
租稅課徵與經濟事實之掌握-經濟考察方法
租稅債務關係之成立
對財產移轉行為之課稅-債權行為課稅或物權行為課稅?
我國土地稅及其優惠制度之法制分析:兼論司法院大法官相關釋字
論量能課稅原則
實質課稅原則與其在稅捐程序法中之運用-兼論稅捐稽徵法第 12 條之 1 的增訂
土地增值稅存廢之研究
公法債務與私法債務-稅捐債務法之基本問題
論依法課稅原則之解釋方法-對歷年來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的觀察(上)
德國不動產稅制簡介
論所得稅法上的所得概念
土地增值稅增值概念之研究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