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論民法使用文字之必要與書面要式概念於數位環境下之適用問題(A Study on Applications of Article 3 and Article 166 of the Civil Law under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編著譯者:
郭戎晉
出版日期:
2021.01
刊登出處:
台灣/
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
第 70 期
/135-188 頁
頁 數:
54
點閱次數:
442
下載點數:
216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郭戎晉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民法
;
使用文字
;
簽名
;
書面要式
;
數位環境
;
電子文件
;
電子簽章法
;
電子簽章
中文摘要:
為確保法定要式行為中意思表示的歸屬,民法第 3 條規定凡有使用「文字」之必要時,應由當事人親自簽名,司法實務及民法學者共通認為使用文字,即是指「書面」,故遇有「法定書面要式」情形時,當事人即應親自簽名。此外,考量「約定書面要式」事實上也存在意思表示歸屬的認定問題,故國內學界亦無例外地認為民法第 3 條規定,應類推適用於約定要式行為。惟資訊科技的普及運用,使得透過網路及電子通訊工具所進行的表意方式,已不以「使用文字」為限,在跨入數位時代後,法定書面要式甚或約定書面要式,是否仍必然綁定文字,已漸顯爭議。隨著數位交易的興起及各類數位化應用日益普及,民法第 3 條及第 166 條規定是否合於數位環境的操作,無疑是當前必須正視的重要問題。
英文關鍵詞:
Civil Law
;
Character
;
Signature
;
Written Document
;
Digital Environment
;
Electronic Document
;
Electronic Signature Act
;
Electronic Signature
英文摘要:
To ensure the expression of intent of a person in “the document as required by law”, Article 3 of Civil Law regulates that when the using of characters is required by the Act, it must be signed by the individual. Therefore, it is widely understood that a signature of an individual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a written document. Further, given that in “the written documents are deemed as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parties”, legal scholars unanimously argue that Article 3 can be applied by an analogy to the document as agreed between the parties as well. However, owing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technology in every aspect, expression of intent by means of internet an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ools goes beyo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written document.” In the digital age, whether or not documents are either required by law that should be signed and written or as agreed between parties merit further careful discus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3 and Article 166 of Taiwan Civil Law in the digital world is now a critical issue that needs to be further examined.
目 次:
壹、問題緣起
貳、國內歷來對民法第 3 條第 1 項規定之解釋
一、有使用文字之必要即指書面要式
二、民法第 3 條規定是否適用於「約定要式行為」?
(一)最高法院判例強調限於「法定要式」情形
(二)學界則認為「約定要式」亦應類推適用民法第 3 條規定
三、約定要式行為類推適用民法第 3 條對第 166 條規定所生影響
參、民法第 3 條規定在當前數位環境下所生扞格問題
一、意思表示客觀要件與主體歸屬問題之變化
二、電子文件概念已異於紙本文件
肆、民法第 3 條規定於數位時代之再定位
一、書面要式是否必然與「文字」(及本人簽名)相連結?
(一)立法時空背景之重大變化
(二)數位環境下的書面概念不以綁定文字為必要
二、國際相關立法發展與分析
(一)於「電子交易/電子商務法」中處理之例
(二)回歸「民法」處理之例
三、民法第 3 條規定適用於數位環境之發展建議與建議修正條文
(一)作法一:維繫「法定書面要式」以本人簽名為必要
(二)作法二:使「書面要式」與「以使用文字為必要」脫鉤
(三)具體修正條文建議
(四)於電子簽章法或電子交易法進行處理之合適性
伍、民法第 166 條與民法第 3 條互動關係之再釐清
一、約定須用一定方式與民法第 166 條規定之互動關係
二、約定使用電子文件之定位問題
三、現行見解與網路交易實務之齟齬
四、小結:數位環境下之約定書面要式不宜類推適用民法第 3 條規定
陸、結論
相關法條:
法院組織法 第 57-1 條 (108.01.04 版)
行政程序法 第 95 條 (104.12.30 版)
民法 第 3 條 (18.05.23 版)
民法 第 3、73、74、98、153、166、422、756-1 條 (108.06.19 版)
電子簽章法 第 1、2、4、5、6、9 條 (90.11.14 版)
消費者保護法 第 19 條 (104.06.17 版)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 第 15 條 (104.12.31 版)
政府資訊公開法 第 10 條 (94.12.28 版)
零售業等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第 1 條 (105.07.15 版)
財團法人法 第 25 條 (107.08.01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105 年度第 12 次民事庭會議
最高法院 17 年上字第 1118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27 年渝上字第 3240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28 年滬上字第 110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31 年上字第 692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39 年台上字第 1053 號 民事判例
最高法院 72 年度台上字第 931 號 民事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1 年度訴字第 1932 號 判決
相關函釋:
法律字第 10803508870 號
相關論著:
網際網路上運用電子簽名所涉法律問題研究
荷蘭一九九二年民法典-財產法總則中關於法律行為之規範簡介
檢討我國民事法對於電子契約之適用問題-兼論日本民事法對相關問題之解決
論電子契約-以電子簽章法與民法之適用問題為核心
民法典的時代意義-對中國大陸民法典草案的大方向提幾點看法
日韓憑證機構管理規範之研究-兼論我國「電子簽章法」之修正建議
論民事法律制度因應網路環境的變革
分析網路購物契約關係之構造-兼論電子代理人、電子簽章法
從電子簽章法檢視網路保險之推動與適用課題
電子文件及電子簽章在民事程序法上之基本問題
論行政機關以電子方式作成行政處分:以作成程序之法律問題為中心
從比較法評析我國電子簽章法
返回功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