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法律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購買授權與點數
設為首頁
訂閱舊報
法源電子報
精選六法
法規查詢
法規類別
判解函釋
裁判書
起訴書
英譯法規
法學論著
法學題庫
會員專區
論著投稿
綜合查詢
法學期刊
論著
博碩論文
國家考試
升學考試
法學期刊.
社群分享
FaceBook
Line
分享網址
友善列印
論著名稱:
工資續付原則之適用與爭議分析-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勞上易字第 120 號民事判決評釋
編著譯者:
邱羽凡
出版日期:
2022.06
刊登出處:
台灣/
月旦裁判時報
/
第 120 期
/56-70 頁
頁 數:
15
點閱次數:
410
下載點數:
60 點
銷售明細:
授 權 者:
邱羽凡
標 籤:
基本資料
相關資料
關 鍵 詞:
工資續付原則
;
工資無損原則
;
參考(收入)原則
;
德國母性保護法
;
德國工資續付法
中文摘要:
在管理實務上,工資給付之名目與條件日趨多元,勞工請求雇主應「照給」之「工資」的認定,亦因而日趨複雜,本文所評釋之系爭輪班津貼,即是雇主在底薪之外,基於勞工日夜輪班繁重程度之別而給予之津貼,其具有工資性質而應在工資照給的範圍內,但一、二審判決仍有不同見解,相關判決亦屬鳳毛鱗角,顯示此則判決之重要性,也突顯我國實務對於工資照給意義之認識仍有不足,此誠如學者林佳和所指出,我國「法制上或可盡可能細緻化『無工作但有報酬』體系內之『繼續支付工資/對待給付請求權之行使』的構成要件要素」 ,以期能落實我國各法規所訂工資照給之保護意義。
目 次:
本案事實與爭點
判決理由
我國法中「未工作但工資照給」之規範
壹、「無工作、無報酬」原則修正之法理
貳、現行法中工資照給規範
一、勞動基準法
二、勞工請假規則
三、性別工作平等法
參、小結
德國法之參考
壹、工資續付之目的與計算方式
貳、母性保護法之參考(收入)原則
一、基於母性保護之工作禁止期間
二、工資續付之保護與計算
參、企業組織法之工資無損原則
肆、工資續付法與工資無損原則
本文分析
壹、工資續付之勞動保護意義
貳、工資照給計算與落實
參、本案評譯
結論
相關法條: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6 條 (36.01.01 版)
民法 第 225、266、482 條 (110.01.20 版)
工會法 第 36 條 (110.04.28 版)
勞資會議實施辦法 第 12 條 (103.04.14 版)
勞動基準法 第 2、16、36、37、38、39、43、50、59、71 條 (109.06.10 版)
勞工請假規則 第 2、3、8、9 條 (108.01.15 版)
工廠法 第 15 條 (107.11.21 版)
性別工作平等法 第 14、15、16、17、18、19、20、21 條 (111.01.12 版)
勞動契約法 第 1 條 (25.12.25 版)
相關判解:
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323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107 年度勞上字第 27 號 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勞上易字第 120 號 民事判決
相關函釋:
相關論著:
工資支付危險之分配與企業風險理論
勞工請假規則之研析-從批判行政解釋出發
德國之特別休假制度-兼論對我國特別休假制度之啟示
例假之法理探討與實務爭議釋疑
休息日規範的體系整合思考—兼論休息日工作之工資認定與加給問題
工資危險負擔之研究-以天災「假」為核心
勞動基準法第 59 條第 2 款有關「不能工作」、「原有工作能力」之疑義與雇主補償責任-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104 年度勞上更(二)字第 1 號(台灣神○電池公司職災事件)判決評釋
返回功能列